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不该是分数的累加与递进教育不该是分数的累加与递进 我用手机浏览着孩子们发在群里的班级故事。一篇以《测试》为名的文章吸引了我: 测试!测试!测试!重要的事说三遍,测试!测试!测试! 大家都知道,马上就要放假了。但在放假前还有一个难关,那就是期末考试。 我时常会和好朋友讨论:考试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考试呢?学习又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不断学习呢……有时候,我好想把发明考试和学习的人给 KO了!但在命运面前,我不得不对他们恭尊敬敬。 今日的早自习和数学课,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期末模拟测试,很多人大惊失色,有些同学都要崩溃了。我也快崩溃了,不过我坚持住不让自己崩溃…… 这是文雯的作业。 几个带着感叹号的“测试”,把孩子对学习、对测试的憎恶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以前总以为学困生厌烦考试、学习,没想到学优生居然也有此情绪。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痛恨考试、学习?我认为跟这几年的教育改革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紧随区教育局课改的脚步,各校进入了高效课堂“收官验收”阶段。从上到下靠什么来验证课堂已达到的高效,课改已经取得成功呢?——成绩。教育局年年统考,以此给各校排名并直接将统考成绩纳入年终绩效工资考核奖中;各校领导依法炮制,向老师们要质量——同科目比,同年级比,及格率、优秀率都是硬指标。为了“胜出”,每位老师都争分夺秒向学生“要分数”。如何提高分数?传统的“题海战术”依旧是大部分老师的“法宝”! 虽然教育部门从上而下规定:不得给学生买教辅读物。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愈演愈烈。尤其是数学,老师每学期最少还要给学生配备三种教辅:口算、名目繁多的同步练习册、一两套试卷。也许你会问:领导不管吗?错,管!而且很重视,大会小会都会传达教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育局精神。但这仅仅是“传达”,只要上面有检查,马上通知:要求学生将所有教辅读物带回家。假如碰上会亲自翻翻孩子书包的局领导,也不用担心,前期工作早已做到位了,孩子们会说:不是老师让买的,是家长给买的!你管得了老师还能管得了家长? 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五、六年级的“小三门”基本都是语数老师兼任。没有专业老师吗?有!但他们只带中低年级的课,五、六年级的语数老师是全才?非也!其中的奥妙,你肯定猜得到。如此,五、六年级的语数老师便有了大把的时间进行统考科目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考试考试再考试!每学期最后三个星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