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学的日常 世俗的琐碎里拥有精神文学的日常世俗的琐碎里拥有精神 韩哈哈 重新想象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很难说清楚是在哪个时刻,洪雷和王圣志想到要为“文学”拍摄一部纪录片。对这两位 20 年前的中文系老师、如今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常年的书籍阅读者来说,这念头的出现不是一两次了。终于,在 20XX 年年底,他们启动了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的”“冒险的”纪录片项目。根据构想,《文学的日常》将作为一部饱含深情的片子,引发文学爱好者小群体的共鸣。不过,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由本片内容所生发出的对于青春、叛逆、故乡、疾病、生死等话题的讨论,给观众带去了许多慰藉,而自发涌入的流量,也稍稍化解了主创们对于文学存在于本时代的悲观态度,大家更加确信,对哲学的思考,对人生道路的探究,是一代又一代人始终关注的深刻命题。 洪雷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总监,《文学的日常》总策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 1.作家小白带领高翊峰进入《租界》的世界 毫无疑问,当这样一则题目启动,其行将面对的最大困难一定是确定拍摄对象——大部分作家都不乐意面对镜头。对作家来说,文字是含蓄的、文雅的、有过筛选的、安全的,而影像则可能处于它的反面——它们直白,简单,有时甚至有些粗鲁。总之,作家们更情愿让读者在作品中去揣度他,而不是直接提供一个具象的、实在的自己。 以王圣志最初就沟通过、但最终并没有出现在本片中的他的好友、台湾作家舒国治为例,即便是喝过几十次大酒的老友,舒国治仍是毫不客气地拒绝了王圣志的拍摄邀约,所用理由正是如此。 而从已发布的成片回头来看会发现,合作的达成,除了真诚的软磨硬泡之外(这一步动辄耗时半年),还需要一点时机。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XX 年 4 月,阿来新书《云中记》上市,先后在广州、深圳、厦门等地的书店举办签售活动。阿来没有微信,沟通要靠短信,但作为自己心里嘉宾名單上的一员,王圣志把这些活动从头跟到尾,阿来一直没有松口。直到在厦门签售时的一次闲谈中无意提起,“跟谢有顺聊天绝对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王圣志点点头,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并转而开始游说谢有顺这个从来“不上电视”的人来参加拍摄,当然,那又是另外一个漫长的故事了。 就这样,《文学的日常》第一季集合了马原、马家辉、阿来、麦家、小白五位作家,每一集都会有一位作家的朋友前来访问,并和他们聊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