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世纪高等教育的进展对策新世纪高等教育的进展对策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进展。”这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新观点。21 世纪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雄伟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依靠邓小平同志强调的“关键靠科技和教育”的战略。 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 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出现,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知识经济的基础,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只有了解我国教育的显著特征,才能提出积极稳妥的进展高等教育的对策。 1. 终身教育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时代,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在不断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进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类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通过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与进展。终身教育就是要保证和促使人们连续不断地学习,使人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在 21 世纪,学习将由单纯的求知变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2. 全民教育 21 世纪,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性,使全体人民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全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进展个人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进展和终身学习,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持续地学习,以满足其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确保每一个人获得必要的生存能力和手段,使每一个人都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掌握自己的命运。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教育进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很高。推动教育的大众化,推行和实施全民教育,依旧是我国政府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素养教育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存在的狭隘的专业教育、缺乏文化陶冶和功利导向过重等弊端,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已经提出高等教育应着重强调德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实施素养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除了加强政治理论、思想品德教育外,还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要适当增加人文选修课,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养教育;要突出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