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明代宫廷画家孙隆没骨写意花鸟画的影响明代宫廷画家孙隆没骨写意花鸟画的影响 荆桂秋 明代宫廷画家孙隆是开一代新风的杰出的花鸟画家,他在继承宋人没骨法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诸多流派传统精华,融会贯穿,自立新格,开创了没骨写意花鸟画新风格,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得明宣宗赏识,在明代前期颇具影响。 孙隆花鸟画在突出个性旨趣,强调笔情墨趣和追求形式美等方面均给明代宫廷花鸟画以及后世文人花鸟画以长足的影响。在中国花鸟画进展的历史长河中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 孙隆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花鸟画新风格,不但影响其他宫廷画家,而且对当朝明皇帝朱瞻基繪画风格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明宣宗朱瞻基雅好诗文书画,尤擅绘事。“帝天藻飞行,雅尚词翰,尤精于绘事,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不臻妙。”①“宣宗章皇帝时洒宸翰,御管亲挥,公尝与之俱……”。②显然宣宗皇帝十分赏识孙隆的花鸟画艺术,也由于孙隆贵族出身的地位,“御笔作画往往请他在旁指点”。③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绘画毕竟是一种业余遣兴雅事,其作画时间,投入精力不可能像孙隆这样的专职画家充足,其艺术成就更多受孙隆等宫廷画家耳濡目染。 宣宗若干花鸟作品与孙隆十分接近,如《莲蒲图》卷(纸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荷叶、水草、鹡鸰、莲蓬等用没骨写意之法点写,笔墨简练放逸,色墨交融辉映,格调简逸稚朴,境界清旷。此卷从取景构图,笔墨、色彩等诸方面与孙隆《花鸟草虫图》卷中秋荷鹡鸰一则较为相似,另一幅《苦瓜鼠图》卷(纸本,淡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与孙隆《花鸟草虫图》卷田鼠西瓜一则比较,如瓜叶、枝蔓的笔墨之法,秋草的率笔,田鼠的渲染更是清楚可见,尤其田鼠焦墨点睛之笔,鼠须精细描法,双爪勾勒极似孙隆之法。 皇帝个人爱好与提倡对宫廷绘画的进展起着决定作用,在宣宗皇帝艺术取向的影响下,宫廷画家兼收并蓄,创作活跃,风格多样,造就了明代宫廷绘画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鼎盛繁荣。 明宣宗时期,宫廷画家戴进的花鸟画虽存世甚少,但风格多样,有一种工笔和没骨写意相结的画风,可从《耄耋图》轴(纸本,设色,藏日本)中见其一斑,在风格上就类似同时代的孙隆。此图画法结合工笔及写意,勾勒与没骨并用,水墨与敷色相兼。芭蕉、花蝶,均用没骨写意法,蕉干及叶茎、花蕊、蝶翅又作精细勾勒。猫以线勾为主,而身上花纹、茸毛又取晕染法,造型准确,笔墨生动。由于他一度进入画院,宫廷画风对他也自然地产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