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架起理念与行为之间的立交桥架起理念与行为之间的立交桥 人的思想、理念支配着人的行为,但人的行为又常常滞后于人的新思想、新理念。随着幼教事业的进展,新的幼教理念不断萌生,幼儿老师的教育理念也随之不断更新和丰富。可在实际幼教工作中,许多幼教老师的言行常常出现不一致甚至相左的现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们不是不知,更多则是知而不会,即无法将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及时转化为自己有效的教育行为。这种现象既制约着幼教事业的进展,也成了幼教老师自身教育理念提高的“瓶颈”。幼儿老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很有必要去思考、探究如何把自身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此提出些薄见以供同行参考。 一、博览群书,打实基础 老师们都知道“开卷有益”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老师常以事务太多没时间看书为由来原谅自己。有的幼儿园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如建立老师阅读沟通心得制度。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时间让老师沟通一下本周所看的书籍,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纲要》要点、幼儿各年龄阶段的进展特点和要求,要求老师仔细讨论阅读并熟记在心。坚持下来,老师们会深刻体会到这样做的益处:① 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由原先别人推举的“要我读”到现在自主选择的“我要读”;② 增强了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在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上,老师们更能把握好教育教学目标、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与实施;③教学有效性反思和改进,有效地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以研带教,内化理念 教研活动能帮助老师理清思路,内化理念。因为教研活动常以一些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案例来进行剖析,是老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教学实践,发现、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发挥了自己潜在拥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的综合素养。如目标的制订和计划的落实是老师能否有效地组织好一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但在平常教育教学中,老师往往会觉得找不到切入点。在一次教研组活动时,组长根据目前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的困惑,以“打开食品包装袋的秘密”活动为例,通过对应分析该活动的三个教育教学环节和所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来评定目标的达成度。在热烈的研讨中,老师们更清楚地领悟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结合自身的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关注幼儿的进展情况,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有的放矢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奋点。 同时,教研活动组织的形式和内容也极大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