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类药物的系统评价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 田建卿 思考 二甲双胍最常见的副作用及最严重的是什么?二甲双胍最佳剂量为多少?哪类药可以使体重减轻?二甲双胍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欧盟批准多大年龄的2 型糖尿病儿童可使用二甲双胍? 一、 二甲双胍辉煌历程 导读:二甲双胍问世 50 年,其应用随着人们对他的了解加深而加强。截至现在其应用仍然不断普及,二甲双胍和阿司匹林一样。可以说是宝刀未老,是医学史上极少数能扮演常青树类的药物。 二甲双胍临床地位一步一步被得到肯定 1、2004 年欧盟批准:二甲双胍用于 10 岁以上, 儿童2 型糖尿病的治疗。 2、2005 年Cochrane 协助组荟萃分析:显示了二甲双胍近 50 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指南:明确了二甲双胍是2 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石 3、2006 年ADA、EASD 共同发布 2 型糖尿病治疗新共识:T2DM 推荐生活方式+二甲双胍;贯穿治疗全程;一线用药 4、2007 年ADA:一线用药、贯穿全程;起始治疗—生活方式+二甲双胍;最终治疗—胰岛素强化+二甲双胍及格列酮类。 5、2008 年ADA:用于 2 型糖尿病的预防;高风险人群;老年肥胖人群 二、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 1.二甲双胍对 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转导系统的作用 二甲双胍可激活 AMPK 使之磷酸化,使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肝脏乙酰辅酶 A 羧化酶(Acety l-CoA carbox y lase,ACC)磷酸化失活而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肪合成;通过直接抑制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 cerol-3-phosphate acy ltransferase,GPAT)而降低甘油三酯的合成;还可使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磷酸化失活,减少胆固醇合成;还能抑制糖原合成酶和葡萄糖 一磷酸酶(Glu cose 6-phosphate,G6P),减少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促进糖氧化;同时,药物能够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酶素靶蛋白 (mTOR),减少蛋白合成,在肌肉,则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 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表达和转位,促进糖摄取和氧化利用。 2.二甲双胍对糖代谢的作用 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途径是抑制肝糖原异生,次要作用途径是抑制脂肪分解和增强肌肉组织的糖摄取能力。近年来发现二甲双胍能增加胰高糖素样多肽-1(Glu cagon-like peptide 1,GLP-1)的分泌,GLP-1 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促进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血糖素分泌,促进肝糖原合成和降低肝糖输出,改善B 细胞功能,缓解高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