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_第1页
1/7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_第2页
2/7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_第3页
3/7
课程名称: 电路 实验名称: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量阻抗参数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阻抗概念的理解; 2、 掌握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单相自耦调节器等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略 三、 实验内容 1、三电压表法 测量电路如图 1 所示,Z1=10Ω +L(114mH),Z2=100Ω +C(10uF),按表 1 的内容测量和计算。 Us~220V50HzIR0Z =r+jX01UU2U1,2Z 1UUxU2U0rUIθ (a)测量电路 (b)相量图 图 1 三电压表法 表 1 三电压表法 分析: 可由处理公式 221212r22cos;2;;XUUUU UUU CosUU Sin 1X11XRUr=;URUL=;W UUC=;W RUr 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如表所示, 通过数据计算我们发现电感,电容的大小及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理论值相比有很大的误差,鉴于实际测量过程中小组多次检查电路连接与读数,因此可排除测量时的线路连接逻辑错误,下面推断产生此现象的错误原因: 1)电容存放时间长,其参数值已经变化,偏离了原理论值; 2)所连接的电感线圈实际值并没有达到所要求的 114mH; Z 测量参数 计算参数 U/V U1/V U2/V cosθ Ur/V Ux/V r/Ω L/ mH C/ uF Z1 30 6.2 25.7 0.631 16.215 19.937 26.154 102.4 / Z2 30 8.7 28.5 0.024 0.693 28.492 7.967 / 61.071 2、三表法(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 按图 2 所示电路接线,将实验数据填入表 2 中。 Z1=10Ω +L(114mH),Z2=100Ω +C(10uF), VA**Us~220V50HzUIPR0Z =r+jX01,2Z 图 2 三表法 表 2 三表法 Z 测量参数 计算参数 I/A U/V P/W z/Ω cosθ r/Ω x/Ω L/ mH C/ uF Z1 0.3 14.2 3.05 47.33 0.716 33.89 33.05 105 / 0.6 28.7 12.23 47.83 0.710 33.97 33.67 107 / Z2 0.3 98.4 8.83 328.00 0.299 98.11 312.98 / 63.90 0.6 197.5 36.01 329.17 0.304 100.03 313.60 / 63.78 Z1+Z2 0.3 93.0 12.00 310.00 0.430 133.33 279.86 / / 0.6 186.4 48.32 310.67 0.432 134.22 280.18 / / Z1//Z2 0.3 15.0 3.62 50.00 0.804 40.22 29.70 / / 0.6 30.5 14.60 50.83 0.798 40.56 30.65 / / 分析: 根据三表法的原理知, 2UZ=;IPCOS=;IUPr=;ZCOSI 22;;1*LCXZrZ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交流阻抗参数的测量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