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和风纪 根据交通运输部、市交通运输厅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局的2011 年学习安排,针对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需要,给大家上一堂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和风纪的课,使大家在职业道德和风纪上一个新台阶。 一、职业道德概论 (一)道德概论的产生 1、道德概论在东西方古文化的含义 在西方,“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指个人品性。 我国古代典籍里,“道”和“德”最初是分开的。“道”出自道家哲学,后为其他学问家所用。《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如果“道”是一种可以言说的东西,那么它就不是“常有之道”了,也就是说“道”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奥、玄妙的东西。这是神秘主义。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道”只不过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但是这个根本规律到底是什么样的内涵,不是轻易可以把握到的。 “德”是什么呢?“德者,得也”。“在天为道,在人为德。 ”“道德”即“得道”,也就是说人得了“道”就是有德 2 之人了。有学者认为:“德”字从词源学上讲应是“人人从道从心”,即人人把心放端正的意思。“道德”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至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所以学东西学到了《周礼》就算达到最高境界了,就真正称得上“得道”了。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怎么做呢?古人认为,要“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就是说,你不能光自己内心里悟透了就算完事,还必须把它体现在行动上,要多做善事。古人非常重视道德的实践性。 2、“道德”概念与“伦理”概念的关系 伦理研究对象是“道德”。在西方伦理一词是性格、品质、德行、风俗等方面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伦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礼篇”。其中说“乐者,通伦理者也。”意即音乐同伦理是相通的,是指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伦理”与“道德”的含义是基本一致,但“伦理”偏重于“理”,而“道德”偏重于“德”,偏重于人的具体实践。“伦理”指称伦理学这门学问的广泛意义上的道德现象,而用 “道德”指称道德现象和道德意识。 (二)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1、道德概念 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调教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3 2、道德与其他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的关系 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很多,法律、规章、制度、道德等都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规范,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