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部分客户并不是抱有明确的需求和目的,所以需要通过提问去推动客户的意向层次。说侧重点内容充实逻辑自洽表现张力“让客户认可我的观点”问侧重点发现问题启发思考引导结论“让客户得出我的结论”Need-PayoffQuestions价值问题(解决性)SituationQuestions现状问题(情境性)ProblemQuestions困难问题(探究性)ImplicationQuestions牵连问题(暗示性)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孩子是什么出现出现这个问题的?以前孩子幼儿园时候有进行过思维启蒙吗?孩子以前初中是在哪个学校啊?孩子平时遇到问题愿意和别人交流吗?您现在关注孩子哪些方面的问题呢?现在学校教学进度快吗?老师管得多吗?现在几大学科竞赛都取消了,您了解吗?如果孩子没有培养阅读习惯,以后怎么办?等孩子进入叛逆期了,你觉得还管得住他吗?以后孩子对口的是哪个学校啊?2022年开始采用新中考了,我们怎么准备?我们小时候的教育重视度能和现在比吗?现状问题需要达到的要求:足以支撑对客户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或足以探寻客户的潜在需求。顾问:你孩子语文怎么样?家长:我孩子作文不好。顾问:作文不好一般是阅读量不够、平时练习不多……家长:我孩子阅读挺多的啊?而且每周会写一篇文章。顾问所获取的信息不足以支撑对孩子作文问题的分析,直接给予分析会不全面或太啰嗦。顾问:那您之前给孩子学过少儿英语吗?家长:上过一节试听课,后面没报名。顾问:那我给您介绍下我们这边的课程,我们不同于那些很应试的机构……家长:我就是怕孩子学不到东西。顾问所获取的信息不足以判断客户对少儿英语机构的选择关注点,直接介绍产品会难以结合客户的需求点,甚至会产生反作用。顾问:你孩子语文怎么样?家长:我孩子作文不好。顾问:您读过孩子写的作文吗?家长:看过。顾问:谈谈你的评价?家长:感觉读起来挺乱的。顾问:家长,我们评价一篇作文,一般是看三个方面:结构、立意、语言。你所说的乱是指文章的结构看着就乱,例如写议论文找了半天不知道论点论据在哪儿?还是说本身表述上就有问题,让你读起来很累?家长:两方面都有吧……顾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个问题的?家长:也就是进了初中以后,以前也还行。顾问:那您采取了哪些方法?家长:我让孩子多看点书,平时多写写。顾问:那效果明显吗?家长:不明显。顾问:其实啊~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核心问题不在这里。家长:那是?顾问:你孩子语文怎么样?家长:我孩子作文不好。顾问:作文不好一般是阅读量不够、平时练习不多……家长:我孩子阅读挺多的啊?而且每周会写一篇文章。同样的一句话,在错误的方式中,家长通过这句话反驳了顾问的观点;在正确的方式中,家长通过这句话暴露了自己的问题。顾问:那您之前给孩子学过少儿英语吗?家长:上过一节试听课,后面没报名。顾问:哪个机构啊?那个机构是哪些方面没达到你的要求呢?家长:XXX英语,我感觉他们教的东西太少了,光是唱唱跳跳的。顾问:是怕孩子学不到东西吗?家长:是的,毕竟再过一年不到就要上小学了。顾问:那您之前在家里有给孩子有过英语方面的启蒙吗?家长:很少,最多给她看一些英语卡片和英文歌曲。顾问:那现在孩子英语的词汇量怎么样?家长:很少,毕竟也不是很有时间教孩子。顾问:其实很多英语不错的家长,哪怕有时间的,其实教出来效果也和你教的差不多。您孩子以后对口的是什么样的小学啊?家长:比较一般的公办小学。顾问:那确实这个阶段是要好好学英语了,不然学校本身教得太简单,而且普遍其他孩子起点也不是很高,容易让孩子学着学着就很平庸了。家长:那你们这边怎么教的呢?顾问:我们一直秉承的理念就是:既要有方法,也要有结果。有方法是为了让孩子愿意学,有结果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既不能学得痛苦,又不能学了白学,你说是不是?家长:是的顾问:那您之前给孩子学过少儿英语吗?家长:上过一节试听课,后面没报名。顾问:那我给您介绍下我们这边的课程,我们不同于那些很应试的机构……家长:我就是怕孩子学不到东西。同样的一句话,在错误的方式中,家长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不符合要求;在正确的方式中,顾问通过这句话确认了客户的需求。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