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体运动学2

人体运动学2_第1页
1/14
人体运动学2_第2页
2/14
人体运动学2_第3页
3/14
第一章 运动学总论 1、质点 是指具有质量、但可以忽略其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视为几何点的物体,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 质点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刚体 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它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 3、梅脱 能量代谢当量。每公斤体重从事一分钟活动,消耗 3.5毫升的氧,其运动强度为 1 MET。 4、心脏的功能能力 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 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最大 MET值。 5、稳定角 是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稳定角是影响人体平衡稳定性的力学因素。 6.、平衡角 等于某方位平面上稳定角的总和。它可以说明物体在某方位上总的稳定程度,通常称为稳度,即物体失去平衡的难易程度。 7、人体运动学中量的特性:瞬时性,矢量性、相对性和独立性 8、人体的运动形式有:(1)平动 (2 )转动 (3 )复合运动 9、在康复医学中,人体的基本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 10、 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 :推;拉;鞭打。 11、 下肢的基本运动形式: 缓冲;蹬伸;鞭打。 12、 全身基本运动形式: 摆动;躯干扭转;相向运动。 13、 整个人体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人体重心。它位于身体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缘前方 7厘米处,大约在身高的55%~56%。 第二章 骨运动学 1、在人的生长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呈线性增长,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松质更密集,这一过程称为骨构建或称骨塑形。 2、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称为骨重建。 3、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使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 4、根据骨的外部形状,一般将其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种。 5、器官水平的骨结构 在器官水平的基础上可将骨分为 (1 )骨膜:骨外膜、骨内膜 (2 )骨质:外环骨板层、内环骨板层、骨单位 (3 )骨髓 (4 )关节面软骨 6 、细胞和组织水平的骨结构: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7 、骨重建过程分为 5 期: 第一期:休止期或静止期。 第二期:激活期。 第三期:吸收期。 第四期:转换期或逆转期。 第五期:形成期。 8 、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体运动学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