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素质测评导论 1 、素质的含义: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 、素质的特性:【论述题】 ① 原有基础作用性。 ② 稳定性。 【单选题】 素质表现为一个人某种经常性的和一贯性的特点。在个体活动的全部时间和空间中,素质的表现在时间上虽然偶尔间断,但总体却是持续的;素质的表现在空间上虽然有时相异,但总体上却是一致的。素质表现的这种持续性与一致性,就总括为素质的稳定性。 ③ 可塑性。个体的素质是遗传、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④ 内在性。 【单选题】 素质虽然是任何个体身上的一种客观实在,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具有隐蔽性与抽象性。 ⑤ 表出性。 行为方式、工作绩效与行为结果(包括工作产品在内)是素质表现的主要媒介与途径。 ⑥ 差异性。 ⑦ 综合性。 ⑧ 可分解性。 ⑨ 层次性与相对性。 3、素质的构成: 【填空题】 素质的构成在这里指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不同 的学科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划分。 【单选题】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 【单选题】 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多选题】 心理素质中的智能素质,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与才能。 【多选题】 品德素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创新意识、道德品质与其他个性品质。 【单选题】 心理健康素质是衡量一个具体人员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指标内容,在 21 世纪及 未来社会的人员素质测评中居于重要地位。 4、【名词解释】 素质测评基本界定: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 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 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5 、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 无目标测评(如述职、小结与访谈等写实性测评) 按测评标准划分 常模参照性测评(如晋升测评、人员录用与招聘) 【单选题】 效标参照性测评(如飞行员选拔与录用) 单项测评(如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 按测评范围划分 【单选题】 综合测评(如人员选拔与绩效考评) 自我测评 他人测评 个人测评 按测评主体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