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个月宝宝的养育重点 1、新生儿先天带来的一些本能是保证自己基本生存的条件,完全依赖成人的照顾。 2、宝宝通过哭闹开始与人交往。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和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给予安慰或满足要求。 3、新生儿最佳视物距离为 20 厘米左右。喜欢看简单的线条,对比鲜明的图案。 4、宝宝逐渐可以辨认母亲的声音。 5、家长可以给予恰当的、适量的视听方面的刺激。 6、宝宝的双手紧握成拳,发育早的孩子新生儿末期可以吃手。 7、孩子表现的微笑是一种自发的反射性的微笑。 8、可以竖起抱,逐渐训练头竖立(注意保护后背)或者俯卧位练习抬头。 9、在新生儿躺着的上方摆放一面镜子,便于孩子观看自己。 10、宝宝的内在生物钟还没有建立,每个睡眠周期中活动性睡眠时间相对长,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帮助孩子建立昼夜规律的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1、需要对孩子进行新生儿抚触。 12、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生后 15 天开始补充生理需要量的钙和维生素 D。 人工喂养分解程序 1、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 清洁双手,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 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新生儿体重,将适量的温水加入奶瓶中。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勺取适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压实勺内奶粉)放入奶瓶中摇匀。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或不太凉便可以给新生儿食用。 2、喂养中正确操作指导 给新生儿喂奶,以坐姿为宜,肌肉放松,让新生儿头部靠着产妇的肘弯处,背部靠着前手臂处,呈半坐姿态。 喂奶时,先用奶嘴轻触新生儿嘴唇,刺激新生儿吸吮反射,然后将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儿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终充满奶嘴,防止新生儿吸入空气。中断给新生儿喂奶,指导产妇只要轻轻地将小指滑入其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3、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与母乳喂养后的指导相同(参照母乳喂养)。 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牛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放入水中煮沸 25 分钟左右(或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用。 达标标准 喂奶时,腰背、手臂、手腕不疲劳。 新生儿能有效吸吮。 注意事项 避免配方奶温度过热烫伤新生儿,或因奶嘴滴速过快,新生儿来不及咽下而发生呛奶。 避免奶瓶、奶嘴等用具消毒不洁而造成新生儿口腔、肠胃感染。 严格按照奶粉外包装上建议的比例用量冲凋奶粉。 工具与材料 奶粉、温开水、奶瓶、奶嘴、消毒锅、奶瓶刷。 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