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DDDDDDDDDD2007-11-30DDDDD2课题《基因突变》2DDDDDDDDDDDDDDDDDD□□□□□□DDDD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B:理解)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A:了解)DDDD1.通过观察正常红细胞与镰刀型红细胞的结构特点,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通过发挥媒体的直观功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2.通过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创设,结合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3.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讨论分析,使学生通过“材料—比较—归纳”的方式来获得基因突变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DDDDDDDDDD1.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2.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3.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1DDDDDD(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2DDDDD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31. □□□□□ 1D□□□□□□□□□□□□□□□生物概念是人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的生物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获得概念主要有两条途径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由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或现象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共同的本质特征用归纳的方式抽取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某些概念。是获得概念的初级形式。概念同化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学习新概念的方式是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组成生物学学科知识的基本单位,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节课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就是遗传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概念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将外部言语转化成内部言语的思维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进行观察、比较以及联系实际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学习,为进一步对原型的抽象和概括提供条件。由于学生头脑中没有用以同化基因突变这个新概念的相关知识,所以本节课关于基因突变的概念教学采用以概念形成方式进行教学。□ 2 叮叮叮叮口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应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