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伤救护总论二创伤止血技术三创伤包扎技术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特殊开放伤包扎法四创伤骨折固定技术五创伤搬运技术六灾害事故中的群体伤急救地震现场救护火灾现场救护创伤救护总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创伤,特别是以高能创伤为特点的交通伤,对交通参与者发生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轻者体表损伤、出血、骨折,重者致残致死。连续十年我国交通事故位居世界第一。自 2001 年至 2005 年每年直接死于车轮下的人达十万人左右,之后逐年下降,2011 年为 6.2 万人。2011 年 10 月 7 日 16 时许,在滨保高速,一辆河北省的大客车与一辆山东省的小轿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客车侧翻,造成 35 人死亡。交通伤是世界公认的道路第一杀手,因此,首先要强调的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要珍惜生命,预防为主,防范伤害的发生,这方面交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开展的对严重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将会有效消除许多安全隐患。由于创伤是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发生的,有时是瞬间发生的。2008 年 5.12汶川大地震,截至 2009 年 5 月 25 日 10 时统计共遇难 69227 人,受伤 374643 人,失踪 17923 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做为第一目击者,及时在事故现场进行自救和互救,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达到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减轻伤员痛苦,保护生命和健康的目的。故学习掌握救护技术是很必要的。一位交通民警说:我学习掌握救护技术能在事故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甚至心肺复苏,不仅为挽救受伤者的生命尽了警察的一份职责,而且警察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更亲切,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对我们执法和善后的处理都有很好的作用。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伤者施以援手,挽救生命。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 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国际医学急救专家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时,已正式提出了在全世界开展 i°第一目击者 i 土的普及培训教学活动,要争分夺秒和死亡赛跑式地抢救危急病人,抢救过程中第一目击者要在现场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人。机械性创伤中交通伤占首要位置,是世界公认伤 伤 伤 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