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心理学处理信访大用场作为企业的信访工作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在处理各种信访案件的时候,既要熟知国家和企业的相关企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职工等基本情况,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在处理信访案件和突发事件时作用不可估量,巧妙地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 增强心理学方面的能力, 把握工作对象心理状态,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事半功倍。一、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几种心理能力1、运用心理学原理,把握信访人的心态。在企业,涉及职工利益等敏感问题极易引发的信访事件,特别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有的矛盾相当尖锐,甚至涉法涉诉信访人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引发了心理问题,情绪激动、思想偏激。此种情况下,把握信访人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信访的人首先都是有需求的,按照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2、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疏导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信访人, 信访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认识, 明确职责,运用心理科学, 讲究咨询艺术,采取科学的疏导方式。 心理咨询工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防患于未然的疏导作用,帮助信访人度过心理危险期。在日常工作中,信访工作人员既要做接访者, 又要当心理医生, 充分利用心理咨询中的“倾听”、“共情”和“自我暴露” 等技术,认真地倾听信访人的讲话,准确认同其内心体验, 从而创建信任友好的关系, 促使来访人从容地正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待遇到的争议、困难和挫折。在心理疏导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平等与尊重的疏导方式,为信访人提供义务心理咨询,倾听信访人的陈述,帮助其分析情况,对案件处理结果不随意评价, 耐心做好疏导工作, 引导其通过正当的信访渠道反映和解决实际问题。1、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信访工作是一项很繁杂、很具体的工作,面对信访人的同时也须面对各职能部门。许多信访问题的产生和重复出现,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能部门现行政策的不完善、欠连贯,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同时,也有部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操之过急,导致漏洞百出,引起群众不满,进而引发诸多信访问题。面对如此局面, 一个优秀的信访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克服反应力迟滞、思考力降低等现象,才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