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A B C D E 45°60°泰州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卷(全卷满分 200 分,考试时间:第Ⅰ卷90 分钟,第Ⅱ卷 120 分钟)第Ⅰ卷一、基础知识( 40 分):(一)填空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计 15 分)1.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2.法国哲学家、 物理学家、 数学家、 生理学家被称为解析几何学的创始人。3.今天,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试探寻找“外星人”,科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地向宇宙发射了地球上人类的形象、问候语言、自然音响、世界名曲等信号,尝试与“他们”通话、建立友谊。 数学家曾建议用作为人类探寻 “外星人” 并与“外星人” 联系的语言。4.1900 年前后,在数学的集合论中出现了三个著名悖论,其中最重要的悖论,这些悖论触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5.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支撑理论是建构主义,其代表人物有:(填两个)(二)简答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计 25 分)6.大约在公元前6 世纪至 4 世纪之间,古希腊人遇到了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三大尺规作图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古代几何作图三大难题。请你简述这三大难题分别是什么?7.请你说出几种数学思想方法(至少三种),并就其中一种思想方法举实例说明。8.简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什么?9.爱因斯坦曾说: “大多数教师的提问是浪费时间,那些提问是想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其实真正的提问艺术是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或能够知道什么”。结合你的教学观,谈谈你对爱因斯坦这段话的理解。10.“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这一结论在苏科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八上的《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以及九上的《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都有所出现。请你结合教学实际, 简述课本上八上和九上分别是如何引导学生得到这一结论的,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和这样安排的意义。二、解题能力( 80 分)1.(本小题 10 分)证明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本小题 10 分 ) 如图,某校一幢教学大楼的顶部竖有一块宣传牌CD.小明在山坡的坡脚A 处测得宣传牌底部D 的仰角为 60° ,沿山坡向上走到B 处测得宣传牌顶部C 的仰角为 45° .已知山坡AB 的坡度 i=1:3,AB= 12 米, AE=18 米,求这块宣传牌CD 的高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 1 米.参考数据:2≈1. 414, 3≈1. 73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