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 ,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该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编辑摘要流行性腮腺炎- 简介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 痄腮 ,俗称猪头疯, 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 和青少年 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亦可见于成人。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 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流行性腮腺炎是世界性疾病,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1 岁以内少见。对流腮没有免疫力的成人也可感染发病。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不再患“流腮 ”。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一)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 天至腮肿后 9 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 ~40% 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二) 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 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三)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四)流行情况: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 病原学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 (paramyxovirusparotitis)与副流感新城、 麻疹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粘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 )型,1934 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约为85 ~300nm ,平均 140nm 。对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 来苏、乙醇、 0.2% 福马林等可于2~5min 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在4℃时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