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决定》对于消除农村文化贫困的作用引言我国多年来的扶贫实践和长期的农村调查表明,文化贫困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要想根治贫困, 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消除农村文化贫困进而消除贫困具有重要作用。2011 年 10 月 18 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以下简称《决定》) ,对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所要遵循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这对于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这一决定的提出为背景,研究其在消除农村文化贫困方面的作用。在此之前,众多学者提出了许多消除农村文化贫困的对策,但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尚属首次。因此,本篇论文期望能够扩充农村文化贫困相关理论,并对消除农村文化贫困的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文献综述(一)农村文化贫困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最早将贫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他在其所著的《五个家庭:墨西哥文化贫困案例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贫困文化”的概念。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对于贫困文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哈瑞顿(1962)在其著作《另类美国》写道:在美国,穷人是一种文化,一种制度和一种生活方式,贫困文化具有永久性格。甘斯( Gans,1968)①一反他自己以往的结构功能主义立场,从文① Gans.H. The urban villagers: group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M].New York: free press,1968. 化的角度论及了有关穷人在富裕社会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威尔森( Wilson ,1987)认为正是城市发展的错位,不仅在地理上隔离了贫困的黑人,限制了他们的机会,也因此在心理、文化上孤立了贫困者①。此外,学者 Michael J. Austin( 2007)②,Sumit Sarka (2008)③等还从不同角度分别对农村文化贫困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研究。2、国内研究现状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我国对于农村文化贫困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 1987 年辛秋水开始他的“文化扶贫”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人们对于农村文化贫困问题才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后众多学者开始了对于农村文化贫困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