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艾灸治疗穴位1、 中脘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 寸。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 寸。【取穴】在脐上 4 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前正中线上,肚脐与胸骨下缘之中点。【功用】调理脾胃,化湿降逆(在于升降、燥湿的调理)。【主治】胃腹疼痛,呕逆反酸,泄泻,便秘,黄疸,脏燥(一虚二停三火:即胃气虚是病变的根本,影响到燥湿的变化;停食停气,气停可因肝气横逆;脾火、胃火、肝火,可因内火也可因外火)。【图示】2、 神阙任脉穴。在腹中部,脐中央。【定位】肚脐正中。【取穴】神阙(脐中) 。【功用】在腹中部,脐中央。属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虚脱。禁刺,宜灸。【主治】1)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2)虚脱。【图示】3、 关元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 寸。小肠的募穴。【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 寸【取穴】在脐下 3 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功用】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主治】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图示】4、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 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 寸,距胫骨前嵴1 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 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 横指,该处即是。【功用】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图示】5、 尺泽【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