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_第1页
1/5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_第2页
2/5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老师职业倦怠问题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老师职业倦怠问题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老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职业倦怠就是主要表现之一。下面就以中等职业学校老师为例来谈谈老师职业倦怠的问题。 一、老师职业倦怠的理论认识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于 1974 年提出,随后 Maslach 等人把职业倦怠定义为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问题在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群中尤为突出,例如老师、医护人员等。 老师的职业倦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在工作过程中逐步累积产生的。专家根据现代人对个人价值观实现的心理需求层次划分为 5个阶段: “蜜月期”:精力充沛,对工作寄予很高的热情和期望,工作满意度较高; “适应期”:逐渐融入角色并已习惯了频繁重复的工作内容; “先期厌倦期”:开始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乏味的工作内容及单调的工作环境产生了倦怠之感,但是因对个人晋升机会的渴求还没有完全丧失对工作的主动性; “后期挫折期”:个人的自信心受到威胁,对工作的热情、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消减,出现了身心失调的不健康病症; “淡漠期”:个人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状况,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的态度,甚至出现极端的麻木不仁。 我们可以将后三个阶段归纳为职业倦怠期,大多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 二、老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当老师出现职业倦怠时,生理症状就会显现,心理状况也随之改变。 (一)生理表现:在中职学校老师中不少人都曾体验过身体能量的耗竭感,例如出现精力不济、疲乏虚弱、睡眠紊乱、抵抗力下降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精神疾患。 (二)心理表现 1、情感衰竭:缺乏工作热情,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极敷衍,无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吃老本,喜爱旧程序,抵触新挑战;常常抱怨学生难管、工作量大、待遇差等,常常出现牢骚满腹、躲避问题的消极心态;对教育教学工作,表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