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_第1页
1/4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_第2页
2/4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 摘 要:原型范畴理论与家族相似性的提出是对经典理论的强有力的挑战,它们更好地解释了范畴化。本文着重介绍了他们两者的观点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虽然他们具有一些局限性和缺点,但是仍然对认知语言学的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原型范畴;家族相似性;联系区别;局限性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 70 年代末,至 80-90 年代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认知语言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科。认知语言学是对大脑中的语言进行的讨论,讨论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人只有密切关系。认知语言学讨论是建立在对传统的范畴论的批判之上的,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和范畴观主要可概括为:“范畴被视为一组拥有共同特征(Feature,property)元素组成的集合。即范畴是通过一组共同特征而建构起来的,范畴可由特征束(the cluster of features,或者叫 checklist of Features ) 或 一 组 充 分 必 要 条 件 ( a set of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 来 定 义 经 典 理 论 还 认 为 : 特 征 是 二 分 的 ( binary , not graded , two degrees of membership , member or non-member , all-or-nothing membership , all- or-none concept ) , 范 畴 的 边 界 是 明 确 的(clear-cut boundaries),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没有核心和边缘之分.”(王寅,20XX:98)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以 Rosch 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和 Labov 等语言学家对经典理论进行了重新审核,发现这种范畴观有许多缺陷和漏洞,于是继维氏的家族相似性之后,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本文着重讨论原型范畴理论与家族相似性的区别和联系。 二、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的联系与区别 家族相似性:其本义是指:一个家族成员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彼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此的相似情况和程度不很一样(王寅,20XX:101)这就好比,家族成员钟的某些成员肯能具有相似的鼻子,例如:女儿与爸爸具有相似的鼻子。另一些成员肯能具有相似的神态,例如:爸爸跟爷爷具有相似的神态。其他几个成员具有相似的眼睛颜色,例如:叔叔和爷爷具有相似的眼睛颜色,“因此一家人的容貌虽然彼此有差异,但总有些相似之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