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苏东坡和他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浅谈苏东坡和他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中华文学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他作为天才的文学具匠,后人争相从其作品中汲取营养。他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放词一手开拓了词史的崭新的天地和领域,为以后滚滚而来的词坛的高峰披荆斩棘,也给宋词引上了高速进展的黄金轨道。他词的豪放派不仅让其成为千古风流人物,还被人们代代吟咏传唱,击节叹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名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7 岁知书,10 岁能文。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21 岁的苏轼随父苏洵进京,次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苏氏父子皆能文,在当时皆负盛名,世称“ 三苏”,其中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苏轼受良好的家庭文学氛围所熏陶,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其学识渊博,思维通达,他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查,而其词在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豪放便是其词的主要风格。苏轼还对词进行改革,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式。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事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纺之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从而形成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比较宽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爱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律。苏轼是第一个用“豪放”作词的,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豪放词风的代表作。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七月。当时作者已 47 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多了。词人在政治上遭到了“乌台诗案”的严重打击,思想异常苦闷,因此,他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迹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他不可能完全忘情政治,有时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诱发,他便无法保持内心临时的平静。他的热情,他的理想,他的牢骚与不平,往往要通过文学这一喷火口,火山爆发式地喷薄而出。《念奴娇》正是这一时期传诵最广的名篇,也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理想以及老大无为的感叹。词的上片咏赤壁,由景入情,引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开篇“大江东去”二句,起笔气概雄浑,意境壮伟,大气包举,笼罩全篇,大江,指规模之大之雄伟,暗指这流去的不仅仅是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