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物业管理业主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物业管理自治是我国物业管理未来的进展方向,在我国由于物业管理体系的不法律规范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政府和物业公司没有及时履行其职责,以及广阔业主参加决策意识和维权途径的缺失,导致业主自治制度在推行过程十分艰难。文章针对上述业主自治制度中的问题,提出应对的决策包括:健全法律制度,扩充业主维权的渠道,重新构建业主自治组织,明确政府和物业公司在自治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业主参加自主决策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关键词: 物业管理;业主自治;业主维权 所谓业主自治,一般是指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下,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广阔业主,依据本人对于私有房产的所有权以及自由、平等的规则建立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此范围内的物业管理模式。业主一方面可以对自有财产独立支配,一方面与业主管理团体即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部分进行共同管理。 1 业主自治实践中的问题 1.1 法律不完善导致业主不能有效维权 现行《物业管理条例》的根本目的是“推行物管企业的专业管理制度”,并根据“业主自治”的核心所设计,忽略了“业主自治”是其实质,导致业主自治制度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至今没有对业主自治基础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更高重量的法律界定与法律规范,产权界定的不清楚是业主自治成败的关键因素,相关法律对于产权界定的缺失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手段导致业主在早期容易失去民主自治的意识。其次,在实际生活中,业主委员会更像是一个被引进的单纯的概念,其中所涉及的产生、权限、义务、运作、法律责任等没有作任何具体法律规范,导致“业主委员会”缺少资金、场所、专职人员,与“三无”机构别无区别。只具有一个框架如何运作又如何通过履行自身职责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来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我们看到的是广阔业主在对抗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时的弱小,没有法律作为其坚固的靠山,犹如一盘散沙。当其受到侵害时,业主委员会无法发挥其功用维护业主权益。再次,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不能为其提供法律救济的渠道。由于物业管理立法的不全面以及存在的“法律漏洞”,导致各地法院在审理有关物业管理民事法律纠纷时存在“无法可依”的现状。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在审理相似的案件时,各地出现了审理结果不同的情况,不利于维护公民公平的权力。因此,加强立法是当务之急。 1.2 业委会未被法律授权,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