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动幼儿科学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著名理论体系。陶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当年,陶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一所“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的学校,“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成了晓庄的重要课程。现今,幼儿园新《纲要》中的科学指导要点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纲要》精神不谋而合,他提倡的教育主张,至今仍显前卫,可以有效地用于指导当前的幼儿科学教育。 一、探究生活化的科学活动内容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幼儿由于年龄小,难于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科学概念,选择贴近生活的教育能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如科学活动《种子发芽》,因为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能进行各种有价值的推断:奶奶把种子种在泥土里,种子就会发芽了;老师每天要给种子浇水,种子才会发芽等等。因为有生活经验做支撑,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又如《捉空气》这一活动中,幼儿一鼓嘴,说“我用嘴巴捉住了空气”。幼儿结合自己生活发现的好办法,不仅让老师惊叹,幼儿自己也倍感自豪。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老师可以与幼儿共同探讨,这样幼儿的兴趣也倍增。对于一个人来说,兴趣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知过程成为欢乐的事。在幼儿园自然角饲养的水生动物,幼儿常常会主观地担心小动物孤单而让它们“住”在一起,可结果却是加速动物们死亡。对此,老师可指导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讨论。在挽救金鱼生命的保卫战中,幼儿天天清洗鱼缸,慎重地换水、放置药水、喂食,认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观察金鱼变化等,探究的态度极其严谨,最终生病的金鱼恢复了往常的活泼,幼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幼儿在生活化的科学活动中,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科学产生兴趣,形成了科学的态度。这样,就调动了幼儿真正内在的探究动机,也只有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由此可见,生活中随处都隐藏着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