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贾里村的两委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及对村级治理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我们所说的两委就是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共产党支部委员会。其中,村名自治委员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治组织,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协助乡镇政府工作,例如,解决村民日常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及纠纷,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村子建设等,简称村委。而村共产党支部委员会是村支部村级共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例如加强村民精神文明认识,传达党的最新精神文件等,简称村支部。两委的关系实际上是书记与主任的关系。两委有上下级、合作的关系。在贾里村,由于政策的要求,其党支部曾有“合分合”的历史。1965年贾里村分为5个大队,即东、西、南、北4个大队及魏家河大队。1969年又合并为一个大队管理,又于1984年分为5个行政村。即贾里村东村、西村、南村、北村、魏家河村,其中魏家河村为最大的独立村。而后五个村又于1989年合并成为一个行政村。直至目前,行政村设有党总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东、西、南、北4片,分设4个党支部,实行分层管理。我们访问的村干部认为这种分合对贾里村没有多大影响,只是让有些村改了名称,统一叫贾里村而已。我们三人小组就“贾里村的两委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及对村级治理的影响”这个课题多次到贾里村进行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及我们的看法。一、调查目的贾里村的两委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及对村级治理的影响。二、调查对象贾里村村干部及其周边村民。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问卷法、访谈法和资料法。四、调查时间2010年11月上旬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贾里村两委的关系及其历史,对于村子的管理情况等内容,问卷详见附表。六、调查结果(1)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两委在历史上对村级的治理有如下成果当时的村办企业有“七厂一队”,像砖瓦厂、木器厂、面粉厂、缝纫厂、鞋布厂、革袋厂建筑队、年收入100万元左右,现在村集体企业仍有神禾墓园、两个砖瓦厂、木器沙发厂等四个企业,年收入20万元左右。且在新中国成立后,贾里村一直都是县乡“三农”工作的试点之一。(2)在我们到了村委后,我们采访了贾里村大学生干部——杨干部,他告诉我们,村子的发展和成就,都是因为一切跟党的政策走。譬如,首先,贯彻落实新农保政策。新农保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再次是政府征地,即贾里村村委征地,村干部认为政府征地比较好,对农民是有利的,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种地不如脱离土地。而且村干部说政府征地国家补偿多,并且比较到位,能够保证村民十多年生活不用愁。而征的地卖给大学,增加、、如“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培华学院”、“陕西教育学院”、“西京学院”、“陕西电子科技大学”已落户办学。“西安美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即将落户,而这些学校带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还有就是新农村建设,如,修公路,使村子的公路变得平坦,利于投资者进村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村干部也说,贾里村的承包经济不多,村民的收入基本靠个体经营小本生意;政府转移支付也不多,固定的拨款有农保,遇到特殊情况,如修公路、贫困救助等上报也会拨款;村子的独立收入不多但逢年过节会给村民发钱。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村级的文化建设有:老年协会、社火等。为加强小孩子的文化教育,家里村建了几个幼儿园及小学一个,其中幼儿园是按月收费,而小学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不断轰炸西安,因此西安市东洋小学迁来贾里村,并在村中落脚,发展,遂有了贾里村小学。解放后,附近鱼包头,新民村,新庄村许多学生都在贾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