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讨论与实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讨论与实践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 30 多年的进展、建设,已经为地方性行业培育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就业的共性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讨论,确定培育“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本文从培育目标、课程体系群和实践环节进行阐述,有力地论证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经过实践,已培育出大批“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育模式;基层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黄肇(1971-),男,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讨论方向: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与讨论;罗庆跃(1961-),男,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工学硕士,主要讨论方向:发电厂教学与讨论。(湖南 邵阳 xxxx)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XX]31 号)、邵阳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NO.20XXJGZ09)资助的讨论成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 30 多年的进展历史,为地方行业,尤其是电力部门,培育了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地方各行业的技术骨干或负责人,为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进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备受青睐,生源充足,就业形势好,尤其是本专业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蓬勃进展,随着我国加入WTO 及电力工业的快速进展,一方面不少高校纷纷扩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招生规模;[1]另一方面,有些高校也在陆续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校也已增开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另外,遇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当今面临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办学形势越是大好,就越要估量到竞争的激烈性,就越要有紧迫感。作为一个培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教学部门,如何面对 21 世纪的需要,改革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人才培育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质量,充实扩大专业内涵,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育新型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层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需要仔细讨论、不断探究的问题。 一、科学定位是决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科学定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