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病毒灭活血浆若干问题探讨|病毒灭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若干问题探讨|病毒灭活血浆 [摘要] 血浆输注在临床输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新奇冰冻血浆(FFP)因其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活性降低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应用相当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输血传播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而血浆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是传播病毒危险性较大的一种。由于我国血浆输注量较大,但病毒灭活尚未普遍推行,所以血浆输注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发达国家,从全血分出的血浆的 10%~20%直接用于临床输注,其余大部分作为原料经过病毒灭活制备血浆蛋白制品。而在我国,还较广泛地存在着血浆滥用的现象,大部分从全血分离出的血浆直接在临床输注,主要原因是医生对血浆输注适应证和血浆输注的病毒的危险认识不充分。另外,血浆输注价格较白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剂低,经济条件制约及我国目前白蛋白供应不足的现状也是导致血浆滥用的原因之一[1]。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应用于单袋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来处理临床输注血浆,对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病毒灭活血浆 [中图分类号] R181.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XX)12-19-03 我站于 20XX 年开始推广使用亚甲蓝(MB)光照法进行血浆病毒灭活,目前已有 1100 万 mL 的病毒灭活血浆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血浆病毒灭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目前各血站供临床的血液及制品尽管均严格根据 xxxx《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及 xxxx《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实验室病毒检测,但经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性依旧存在。主要原因包括:1、窗口期血液漏检;2、试剂灵敏度的限制;3、人为差错;4、有些已知的可经输血传播的病毒尚未进行常规筛选检测;5、目前还有我们尚不知道的可经血液传播的病毒。目前我国规定的采供血机构检测病毒的种类仅为 HBV、HCV、HIV-1/2,因此检测结果阴性并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十多年来,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输血的安全性已得到显著的提高,残留的输血危险已大幅度降低;但是,输血安全问题,特别是输血传播 HIV 等相关病毒的问题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为输血传播病毒一旦发生,对于被感染的患者就是严重问题,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同时在采供血工作备受关注的今日,输血传播疾病对于整个采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