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百余年“遮遮掩掩”百余年“遮遮掩掩” 九,难解之谜 “道光改门”假如属实,事件只有光绪《崖州志》能载,那是改门后至海南建省前本州唯一修成的地方志了。但是光绪志并不载。于是南门挪移是否属实、挪移的年代和背景,就都只能推测。 光绪志因何不载,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是疏忽吗?移城门大事照理不该疏忽,况且光绪志编纂质量甚高,事件亦不久远。前文谈及不载吉大文碑记内容,吉氏本是光绪志主纂者张嶲之业师,亦是清代崖州本土声誉最隆的儒者,其碑完好。看来连省略他的碑记,也未必是单纯疏忽。 方志不是私人著作,除了控制篇幅,亦是一州的“舆论导向”。或许掌管者权衡之下,认为应将州学这类“折腾”适当淡化。 我们华夏文化的正统理论,有不少唯物主义成分。“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认为君子当正道在心,对鬼神要敬而远之,某些风水巫卜未必能登大雅。即使皇帝本人,假如过度崇佛、崇道,都难免受到当时及后世“圣人之徒”的微词甚至面折。唐韩愈以《谏迎佛骨表》而遭贬黜,同时名声大噪,始终站在道德高地;而宰相丁谓贬崖的第二大罪名,就是“与巫师出入,行为涉于妖诞”,后世看来,也还是个疤痕。 本文多次提及古崖城的风水概念。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的协调审美、气候地理的安全舒适等角度考量的“风水”,与古代“五行八卦”一样,确有以传统概念表述及顺应自然规律的正面意义,是我国古文化的精华之一;过此,则难免掺杂“封建糟粕”。瑕瑜互见,读者自然能够识别。 崖州官方也有人对州学过于频繁改动以求“风水”并不认同,何况这次还搞到城门呢……总之,一时之间,移门可能居然成为文化小圈子内能否录入方志大雅之堂的敏感话题。 光绪《崖州志》主事者非常仔细。从该志《卷首》可见采访、编纂班子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四十余人,堪称集中了一州精英,参加其事。本土四举人除吉大文仙逝外,余三人均列名编纂班子,以张嶲领衔。这班人中不乏有真才实学、又有新思想的俊杰。 改门虽是六七十年前旧事,父老却未必忘记,文牍亦未必湮没,老城门说不定堵严了门洞而依旧矗立在那里。方志载不载,或曾有一番考量,最终“不载论”占了压倒优势。 推测不载的原因是:假如张嶲等人也觉得冥冥之中,风水不可不信,则“国之重器,不可以示人”,明说了,效果就“败”了;而一州士民摸索到这个窍门,实在太悲情太曲折,太不容易,还是让州人悄悄多享用一点吧;相反,假如张嶲们遵循夫子正道,不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