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珠海地名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珠海地名研究_第1页
1/6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珠海地名研究_第2页
2/6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珠海地名研究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珠海地名讨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珠海地名讨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珠海是珠三角地区历史、文化、经济进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名讨论对珠海的历史及社会文化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地名不是纯粹的地理现象,它还是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纳文献法、列表归纳法等方法分析珠海地名的语言构成,并从地理风貌、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等方面分析地名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给岭南语言文化讨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珠海市 地名 社会语言学 一、引言 珠海市是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的西部和南部,濒临南海 。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全市总面积 7,555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66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6,289 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 144 个[1]。珠海市由珠海县改制而成。珠海县建制以前属于中山县(原名香山县),1853 年分置县建制,定名为珠海县,1958 年底并入中山县,1961 年恢复珠海县建制。1980年 8 月,珠海经济特区成立,面积 6.81 平方公里,之后经历了两次调整,面积扩大至 121 平方公里[2]。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地名能充分反映一个城市的进展历史和地域文化 。珠海历史有 5000 多年,作为岭南香山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历史底蕴和内涵丰富,不仅代表了大香山文化,而且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无论从历史、现在来看,还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看都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珠海市地名进行讨论,不仅填补了珠海地名在社会语言学领域讨论的空白,同时也将带动珠海市地名方面的社会性讨论。本文从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视角对珠海市地名进行全面讨论,透视出香山和珠海进展的历史特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社会特征、政治经济特征、区域进展特征、对外窗口形象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对于岭南语言文化讨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珠海地名的语言构成分析 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地名借助语言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地理实体并表示其所处的地域方位。在词汇系统中,地名属于专有名词,每个地名都有其特定的语言结构特征。由广东省科技出版社 1989 年出版的《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共收录了 1724 条词目,包括 31 条行政区地名、732 条聚落地名、433 条自然地名、143 条人工建筑地名、217 条企业地名、145 条文化地名、2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珠海地名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