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_第1页
1/7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_第2页
2/7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讨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讨论 摘 要:成都是有近 3000 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國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成都地名既是一种语言符号,又是一种社会象征,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化学等知识,在多角度分析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历史内涵及进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地名现状,提出成都地名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成都地名 语言特征 文化内涵 保护措施 地名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符号,它随着历史的进展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进展。城市地名也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缩影,记录着一个城市进展变化的轨迹,是展现城市百态的一面“镜子”。通过地名讨论,我们可以探究到地域深厚的历史底蕴,发掘出具有价值的语言文化信息。 成都市地处平坦的四川盆地,气候温柔,降水充沛,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开明氏统治成都算起,成都有近3000 年的历史,成都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成都许多街道名称都与其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据吴世先《成都城区街名通览》统计,成都主城区的地名(街、路、巷、居民点)共有 1244 条[1]。目前,对成都地名进行讨论的成果并不多见,主要是郭建强的《成都地名探究》[2]、杨秋《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讨论》[3]、唐林《成都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4]、郭声波《宋成都平原地名考释》[5]等,以上讨论成果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成都地名由来和变迁的深化了解,增强了社会对地名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以上讨论成果也存在一些有待深化和拓展之处,成都地名社会语言学的相关讨论至今阙如。有鉴于此,我们运用《华阳国志》[6]《成都街名指南》[7]《成都地名掌故》[8]《成都出土历代墓铭券文图录综释》[9]等文献资料,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开展成都地名的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相关讨论。希望我们的讨论成果能有助于发掘并弘扬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准确把握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都地名的语言文化内涵,整体提升对成都地名的认知水平,加强成都地名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 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有着区别方位、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成都地名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每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结构特征。在此,我们以成都主城区 1244 条地名为讨论语料[10],来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