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童年的悠然时间童年的悠然时间 张霄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由来,是为了悼念 1942 年 6 月 10 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儿童节也定在了 6 月 1 日。那么在这之前,中国又有过哪些“儿童节”呢?神奇的紫禁城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度过他们的童年时间呢? 从无节日到有节日 翻阅古籍史书,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其实在中国的古代是没有专门的儿童节的。不过在某些特定的節日里,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活动内容,儿童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过节形式,有些节日的活动内容也更偏重于少年儿童。 比如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据《论语.先进篇》描述不难看出,在庆祝节日的人群中,最快乐的莫过于“童子”了。他们踏青、玩水、野炊、捕蝴蝶、放风筝……把这个节日过得不亦乐乎。 再比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古代则是所谓的男童节,这一天有很多的风俗与儿童有关系。孩子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吃掺了红枣的枣粽,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而端午节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寓意避开蛇蝎毒虫的损害。另外,端午节举办喧闹的龙舟赛,也是孩子们的一大乐事。 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儿童团的建立让孩子有了自己的节日—4月 4 日儿童节。据老儿童团员回忆说,儿童节这天,县里、区里都要组织活动,开大会。有时进行唱歌竞赛、有时组织操练,几个村的儿童团还竞赛,看谁歌唱得好、操练得整齐,得了优胜还有铅笔等奖品。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确定每年 6 月 1 日为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日期统一。1950 年 6 月 1 日,新中国的小主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国际儿童节。这一天,5000名儿童聚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庆祝自己的节日,苏联、朝鲜等国家的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朋友和母亲们,也应邀出席了联欢会。从此,每到“六一”,全国各地都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庆祝少年儿童的节日。 从王子到公主 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着一幅《清宣宗行乐图》,画中描绘着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道光皇帝坐在凉亭里、神态悠然,两名皇子握毛笔构思画作,另外看起来年龄较小的三位皇子正在放风筝,不远处的桃树下,两位公主寿安和寿恩亭亭玉立。 但其实画中满意的场景并不能常常出现在皇子公主们的生活中。清宫内对皇子的生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