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加强了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并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 0 度。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2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 难点: (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 0 度。 课时分配:轴对称-------1 课时 旋转---------1 课时 欣赏设计------1 课时 整理复习-------1 课时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单元分析: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一、因数和倍数;二、2 、3 、5 的倍数的特征;三、质数和合数。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等四则运算知识的重要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 、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 、3 、5 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各个概念,并能区分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熟练掌握2 、3 、5 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分配:因数和倍数-------2 课时 2 、3 、5 的倍数的特征---------2 课时 质数和合数------1 课时 整理复习-------1 课时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分三个小节编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