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多维审美建构

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多维审美建构_第1页
1/7
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多维审美建构_第2页
2/7
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多维审美建构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多维审美建构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多维审美建构 一 在中国当代散文进展中,1990 年代兴起的文化大散文是一个重要的散文景观,余秋雨《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周涛《游牧长城》,王充闾《面对历史的苍茫》,夏坚勇《湮没的辉煌》,李存葆《大河遗梦》,马丽华“走过西藏”系列散文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文化大散文的作家伫立当下、叩问历史、对话生命、冥思宇宙,奏响了一曲曲蕴含历史文化哲思与现实人文情怀的交响乐章。尽管文坛对“文化大散文”命名合法性的质疑和对其文化呈现表层化的批判一直不断,但其文化寻根体验、历史理性反思等审美范型的影响依旧余波回荡,不绝如缕,并时有佳作问世。中国新时期西部散文中,贾平凹《西路上》、阿来《大地的阶梯》、张昆华《云南的云》、冯艺《红衣黑土》、梅卓《走马安多》、海男《我的魔法之旅》、范稳《苍茫古道》等皆以独特的西部精魂与迥异的创作个性呈现了丰富的西部地域文化,成为西部“文化大散文”的代表作。 大江大河是培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文化散文关注的重心之一。河流不仅是自然形象,还是人文形象;不仅是空间形象,还是时间形象。河流两岸的历史遗迹、石桥码头、古镇村落、农人旅客、地貌植被等组成一幅幅丰富多元的河流文化景观,社会的历史文化与现实风俗就如《清明上河》图般呈现于散文话语中。吴学良《灵河》、于坚《众神之河》、王嵘《塔里木河传》、王若冰《渭河传》等著作都是表现西部河流文化的散文集。 二 吴学良是西部重要的散文家与评论家,著有散文集《生命的痕迹》、《摆渡红尘》,散文诗集《枫的季节》,文艺评论集《割裂与整合》、《序曲与落幕》。吴学良的散文集《灵河》是一部表现贵州西北北盘江的河流文化的散文集。北盘江古称牂牁江,为珠江水系西江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宣威马雄山西北麓,流经滇东、黔西南,在贵州望谟县双江口与南盘江汇合,其干流长四百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公里,流域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灵河》中,作家以河流为结构轴心,通过从北盘江的毛口至都格的诗意行走,回溯历史,感悟现实,思索自然,以鲜活灵动的散文话语,建构了一个自然空间、人文空间、作家心灵空间相契相合的多维审美世界。 北盘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文本。吴学良试图拨开时间的迷雾,借着历史文献简短的记载与历史足迹斑驳的印痕,去探究北盘江隐秘的历史。《古摩经》、《史记》、《后汉书》、《华阳国志》、《贵州通志》、《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多维审美建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