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药物引起的发热 当心药物引起发热药物引起的发热 当心药物引起发热 近日张女士因发烧入院。医生考虑泌尿系感染和咽喉炎,采纳了多种抗生素治疗,但体温却仍然居高不下。2 周后,医生考虑存在药物热的可能,停药观察,次日患者体温便恢复正常。 顾名思义,“药物热”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药物导致的发烧。在临床工作中,“药物热”并非罕见。为什么药物也会引起发烧呢?专家认为是药物引起的特异反应。产生“药物热”与药物有关,最常见的以抗生素为主,也与服用者的体质有关。“药物热”通常在服药 6~10 天后发生,最短者为 1 小时,最长为 25 天。常伴药疹,也有不伴药疹的单纯性药热。表现有恶寒(或寒战)发热,热型有弛张热、稽留热或微热。还可伴有周身不适、头痛、肌肉痛苦、关节痛、淋巴结肿痛和消化系症状等,继而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疹呈多形性对称性分布,并往往伴有瘙痒或烧灼感。皮疹类型有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及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严重的药疹可表现为剥脱性皮炎。皮疹严重者,停药后热度可持续较长时间。 怎样推断疾病和药物引起的发热 1.对待发热,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并要通过各种化验辅助诊断,查找病变所在,如为药物热,则缺乏明显的感染灶。 2.在首次应用某一种药物后,6~10 天(最短服药 1 小时,最长则有 25天)左右开始发热。发热与应用某种药物有必定联系。 3 虽然体温超出正常(多表现为持续高热),但精神状态一般良好,无慢性病容。 4.假如发热出现在使用抗生素后,由于输液大多安排在白天,所以到了夜间发热者体温会有下降趋势,这是药物引起发热的一个特点,这与感染性疾病所致发热正相反。 5.除表现发热之外,还可能同时伴有皮疹,这更有助于药物过敏反应的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断。 6.平常有对食物或药物过敏的现象,尤应警惕“药物热”的可能。停用致敏药物后,即使不实行措施,体温也可自行下降。 7.实行各种退热措施(如服用退热药)疗效不理想。 8.“药物热”可引起反复发热,体温最高可达 38℃~40℃。少数人的症状较重,发热同时伴有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寒战等,有人还可伴有其他过敏症状。 9.感染性疾病在体温控制后又出现发热;非感染性疾病用药后新出现发热。 凡是符合上述情况的,均应立即停药,并短时进行“病情”观察。 容易引起发热的药物 最为常见的致热药物:青霉素类、氨苄青霉素、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磺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