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2 )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鉴赏】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1 .春晓:春天的早晨。2 .闻:听。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鉴赏】《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 雨后清 晨的春景 图 。诗歌 从 春鸟的啼鸣 、 春风春雨的吹打 、 春花的谢 落等 声音 ,让 读 者 通过听觉,然后运 用 想象 的思维 方法 ,转 换 到视 觉,在眼 前展开 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 色 ,构 思非 常 独 到。诗歌 语 言 自 然朴 素 ,通俗 易 懂 ,却 又 耐 人寻 味 。从 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 以 尽 情地想象 那莺 歌 燕 舞 、百 花齐 放 的烂 漫 春光。 村 居 清 ·高 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烟 。 儿童 散 学 归 来早, 忙 趁 东 风放 纸鸢 。 【注释】 ⑴ 村 居 :住在农 村 。 ⑵ 拂 堤 杨 柳 :杨 柳 枝 条 很 长 ,垂 下来,微 微 摆 动,像是在抚 摸堤 岸 。 ⑶ 醉 :迷醉 ,陶 醉 。 ⑷ 散 学 :放 学 。 ⑸ 纸鸢 : 鸢 :老 鹰 。纸鸢 :风筝 。 【译文】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 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全诗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