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梳理 一、全册教材概貌: 汉语拼音教学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同时认识70 个常用汉字,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 个常用字,写其中100 个笔画简单的字。从识字(一)开始学习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写的难度小,但要认的比原来大大增加。课标对低年级识字和写字是这样说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 个,其中800—1000 个会写。”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少写,体现了减轻负担,有利于把识字、写字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有一个弊端,即识、写不能同步。 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比如,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这种“识、写不同步”的情况只在一年级上册出现。如 P48,上面是要认的12 个字,写的三个字中只有“木”、“禾”却不是这课的,而是前一课P45 的。有可能写的不是这课的,在教学的时候怎么办?可以这样:教写的时候先复习前课的这个字,再写。不好解决的是字义,可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复习。 每课课后的练习呈现形式,采取的不是序号,而是图标的形式。这是这册书中的一个改革,体现了课标中的一个新的理念: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使得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看了之后就觉得非常亲切,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但这些图标,有的没有提出要求让你做什么,如 P91,只有图标,没有题干。我们可以从小女孩说的“一朵花”分析出,这个题实际上是让学生用量词来说生活中常用的词语。 二、入学教育: 本册入学教育一共有四幅图,第一幅是跨页图,介绍这幅图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学校的实际。让学生熟悉一下校园的环境,了解一下学校的一些常规。在看图的时候,老师们要提示观察两个孩子的活动:操场上的一个女生在浇花,一个在扫校园,这是编者特意设计的,要引导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学校,要为学校和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体现了课标中情感方面的一个教育。 第二幅图,这是上语文课的情景,可以叫《学习语文很快乐》。这里既有图、又有拼音、又有汉字。这里体现了这样的编辑意图:语文课要做什么,我们学拼音,是为了识字,识字了,就可以看课外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