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血浆治疗的前世今生血浆治疗的前世今生 黄波 蒋荣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坚战”中,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血浆治疗)立下了汗马功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明确提及“对重型、危重型病例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建议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也许,有些人对“血浆治疗”比较陌生,这是个什么疗法?原理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展而来?对捐献血浆者会不会有身体损害?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得从血浆、抗体说起。 属于被动免疫治疗的一种 人类机体应付病毒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然后通过多种形式来“杀灭”病毒。具体来说,当病毒感染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针对入侵的病毒产生免疫应答反應,激活的 B 细胞产生抗体,并释放进入血液中。当患者康复时,其血清或者血浆中即含有针对病毒的抗体。 血液含有大量的血细胞,以及产生凝血的蛋白成分。血液在体外会很快凝固,加入抗凝剂则可阻止血液凝固。采血后,抽出的血液静置(未加抗凝剂),血液发生凝固,其表面会产生少许淡黄色液体,此为血清。将抽出的血液加入抗凝剂,通过离心的方法将血细胞沉淀,可以获得不含细胞成分的上清液,即为血浆。血浆治疗即是将康复者经过处理的血浆,通过输血的方式注入临床患者体内,帮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病毒。这是一种被动免疫过程,被动免疫主要是通过提取人血清或者其他动物的血清,获得相应的抗体,直接注射入人体,让人即刻产生免疫能力,此种免疫所需时间短。 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血浆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 1 8 9 0 年,德国科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和日本科学家北里柴三郎将脱毒的白喉毒素(白喉杆菌释放的一种蛋白质)或破伤风毒素(破伤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杆菌释放的一种蛋白质),注射到动物的体内后,在动物血清中发现一种可中和毒素的物质,该物质可以阻止白喉或者破伤风毒素的致病性。他们将其称为抗毒素,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抗体。同年 12 月 16 日,法国细菌学和病理学家查理·里歇特从注射了结核杆菌的狗的血液中,制备出血清,在巴黎第一次尝试采纳狗血清注射,用于治疗肺结核,并取得成功。此举标志着人类可以采纳血清或者血浆来治疗传染性疾病。 在此基础上,1891 年,在柏林大学附属诊疗所的儿科病房,贝林给一位白喉病患儿注射了含有白喉的抗毒素,即抗白喉毒素抗体的血清。第二天,患儿的病情出现明显好转。而采纳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