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重、难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3、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质点概念建立 2、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 3、疑点:质点模型确定 4、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3 第 3 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科技、文化相渗透。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位移的概念。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刻的理解 2、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3、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 4、易错点:位移的方向表示,矢量性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6 第 4 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从生活出发考察位移、路程及时间、时 刻问题,从生产生活出发体会引出矢量和标量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3、知道瞬时速度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 4、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物体运动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理解 2、难点:瞬时速度的理解 3、疑点: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关系 4、易错点:速度和速率区分、速度的矢量性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21 第3 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微元思想、极限思想处于物理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