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见微知著,,润育心田见微知著,,润育心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官园校区上了两年的学生升入三年级,刚刚回到本校,他们既对本校的生活感到陌生,又对本校的校园充满好奇。 一个主题悄然诞生 为了更好地帮助三年级学生适应本校的学习与生活,感受新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给予的智慧,引导学生从“被动得知”、“被动守规”改变为“主动探知”、“主动遵守”的状态。三年级组老师诚邀各个学科加盟,利用每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 1 课时,开展主题讨论活动。讨论什么?确定讨论对象就是我们生活的新校园,主题为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发现——探究新校园”。 一次实践令人惊叹 叶老曾说的一句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老师给学生三周时间 ,结成小组,制定“发现之旅”小组计划,共同走进新校园,展开发现并记录在任务单上。 1.我发现、我探究 发现是看到的。学生看到新校园里植物特别多,记下想知道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请教科学老师。在科学老师指导下,他们观察植物变化,进行记录,写下了思维图和观察日记。 学生看到新校园的建筑风格不一样,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议美术老师带他们在校园里写生,用所学色彩、透视空间等方法记录新校园的漂亮。 步行在校园里、楼梯处、厅堂内,学生看到新校园里有许多古人的名言,地上铺着成语故事。看一看,读一读,他们觉得很有道理,但有些不太懂,抄下来,查资料。这些小小的记录单后面蕴含着“大学问”,也激发了学生的思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考。 探究是想到的。三周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发现本部的楼梯与官园校区的楼梯不一样。学生运用数学对比法、分析法,将两个校区楼梯的不同特点列表呈现:官园校区的楼梯相对于本部要窄,上楼为黑色砖,下楼则是灰色砖,右行上下并排两队比较挤,学生要自动排成一队上下楼;而本部的楼梯很宽敞,中间由红白虚线隔开,分出上下行区域。这个发现,使学生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交通标志。经讨论,他们认为:在交通标志中,黄色是警示提醒的意思,由此产生一个建议:希望学校将红白虚线变为黄线,再加上荧光效果,使其醒目。 一步一景的校园——这本立体的书,成为开展主题讨论活动的重要内容,老师利用学生发现的内容,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学习。 2.再认识、再探究 在学生主动的探究、活跃的实践中,三年级也收到了老师的黄牌警告:有些浮躁。为此,老师静下心来深化思考。二小培育的是大写的“人”,一撇是会思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