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国学教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座上宾”让国学教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座上宾”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进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贤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资产。在课程多样化的今日,融国学经典于语文教学,借国学经典来提升能力,已经成为彰显语文学科特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尝试,让国学教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座上宾"。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XX)01-0055-0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而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还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进展。 1.深挖教材、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国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 。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老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在课堂中开展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的综合性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为了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诵读课的设计做到两点:一是接受传统教育中的诵读原则:"素读"为主。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这种做法成年人很难做到,但小学生却毫不费劲。南怀谨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语言和文字的音韵。二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