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2P 1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网络通常用于通过Ad Hoc连接来连接节点。这类网络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各种档案分享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 2 P2P 是peer-to-peer 的缩写,peer 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 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 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 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 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 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 B2C、B2B 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 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 P2P 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P2P 的发展简史 1999年,文件共享系统 Napster诞生。Napster是最早的 P2P实用系统,参与系统的是大量个人计算机用户,每个用户将自己愿意共享的文件提供出来,同时可以下载其他用户共享的文件。Napster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知道哪些机器上有哪些文件,这样当用户提出文件搜索请求时才可以得到正确的匹配结果。 在 Napster中使用一个中心服务器,称为目录服务器,存放所有文件的元数据信息(文件的标题和一些简单的描述信息)以及其存放结点的 IP地址。结点加入系统时首先要连接目录服务器并报告自身地址及共享的文件列表。用户需要某个文件时向目录服务器提交搜索请求,目录服务器返回符合搜索要求的所有文件的存储地址,之后用户根据对应地址直接从共享此文件的结点处进行文件下载。由于目录服务器只提供索引服务,而不承担文件存储和下载服务,因此它支持上万结点同时在线。Napster在发布后迅速流行起来,很快成为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系统。 事实上,Napster中的结点并非全部对等,目录服务器要承担比其它结点繁重得多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Naspter并非一个纯粹的对等系统。由于Nasp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