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率 增值税税率的一般规定: 我国增值税设置两档税率,一档为基本税率 17%,一档为低税率 13%,此外还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 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3.购进免税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13%)计算。 4.一般纳税人外购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费,根据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的运费金额,按 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废旧物资,可按照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 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 1.购进固定资产(东北地区除外,今年7 月开始中部6 省的部分城市的部分行业除外);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日常正常的购货业务的增值税发票上的税额,计入当期进项税额,用于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企业购进时材料时,一般都是用于生产加工、销售;而有的购进的材料,购进后用途发生了改变(外购材料自用、毁损等),这是就要将该部分的进项税额转出(就是减掉),不能再用来抵扣销项税额。 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进项税金。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帐户借方反应购进货物支付的进项税额,贷方反应销售货物的销项税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如果本月销项税金大于进项税进,就体现应交增值税,然后从税金涨中转出,具体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 上缴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问:什么情况下已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须转出?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购进固定资产;二、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三、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