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流动科技馆项目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论流动科技馆项目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摘 要】山东省流动科技馆项目的进展经历了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县域流动科技馆工程三个阶段。流动科技馆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本文从流动科技馆项目的进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流动科技馆发挥的作用以及今后的进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流动科技馆;基层群众文化;推动作用 1 流动科技馆的进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科普大篷车是为贯彻“宏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和《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的精神,由中国科协根据国情及基层科普工作实际,创新的一种新的科普形式,被形象称为“流动科技馆”,大篷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偏远地区科普投入不足,各类基础科普设施匮乏并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科普大篷车的展品与科技场馆的有所不同:体积变小,数量减少,涉及的多是基础学科。主要涵盖声、光、电、磁、力学、数学、化学、机械等多学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参加性、互动性的特点。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能使更多的青少年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观看、操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助力不少。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众对科学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进展,也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XX 年,总结近几年科普大篷车的运行经验,我们切实感到大篷车的运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社会的需求,也认识到提高基层的科学素养刻不容缓,一种新的科普宣传模式——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应运而生。 实施“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是山东省科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为深化贯彻科学进展观,落实《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根据“政府推动、全民参加、提升素养、促进和谐”的方针开展的面对基层、服务群众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项具体行动。通过扎实推动,进一步弥补县级城市科普阵地的不足,对加强基层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尤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是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以“科学、体验、流动、共享”为主题,建立了约 150 件展品的科普资源库。由互动展品、平面科普知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