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黎紫书小说的儿童视角下的“丑父”形象论黎紫书小说的儿童视角下的“丑父”形象 摘要:黎紫书小说中的儿童往往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过早地目睹了成人世界的罪恶与不正常,他们是缺少家庭关爱的孤独孩子。孤独的儿童视角是黎紫书用以探寻人物生存精神困境和父辈伦常的一个特别的艺术视角。 关键词:儿童视角“丑父”形象乱伦轻重叙事策略 黎紫书小说除了《推开阁楼之窗》等父辈形象的在场和正面描写,其他小说中的父辈形象几乎都是萎缩和猥琐的,是兽性和乱伦的化身;甚至部分小说还会出现“无父”的状态,或父辈的弱化,即黎紫书对“弑父情结”的反伦理书写。作者通过儿童视角审视父辈违反伦常的罪恶,解构了父辈坚实可靠的刚强正义形象。 一、儿童视角下的“丑父形象”呈现:乱伦 黎紫书大多数小说对父辈的乱伦描写(血缘的或非血缘的违反伦常),是通过父亲的缺席(一是“无父”状态;二是“母强父弱”的现象)即“弑父情结”,来达到描摹“丑父”的形象,从而达到“审父”。 《蛆魇》里年幼的“我”目睹了母亲和继父的恶毒勾当(两人合谋把自己的亲生父亲杀害),“从此我是一个患上轻微自闭症的女孩。”违反伦常的罪恶继续在这件百年老屋上演,像数以亿万计的白蚁孜孜咀食着兽性的欲望。“发黄的衬衫挂在那一副嶙峋暴露的瘦骨上摇摆,更凸现了人皮底下每一根肋骨狰狞的面目。汗水的味道混合老人的体味扑鼻而来,我立即嗅到白蚁与朽木同时迸发的腐臭。”狰狞腐臭的兽性阿爷为了满足自己油灯枯尽的欲望,恐吓弟弟做出违反伦常的性行为。阿爷以阿弟对父亲的鬼魂的恐惧阴影,利用阿弟的弱智与无知,暗地里逼迫阿弟做出满足其残喘荒诞的性欲的可耻行为。孤僻的“我”因亲眼目睹母亲的婚外恋对父亲造成的残害,带着仇恨的“我”也残忍地谋害继父,满身罪恶的“我”将所有的怨恨宣泄在幼小的弟弟身上,致使弟弟变成了智障儿童。“阿弟确实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确信在后来的数年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他为了替我保守秘密而长期活在他父亲之死所带来的阴影中,因而变得沉默寡言,继而逐渐遗忘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必要的词汇。” 在《蛆魇》中,不但成人的世界充满罪恶,儿童也变成了罪恶的替身。“我始终认为这一生遭遇太多不可饶恕的无心之失,以致稍懂人事以来,一直活得郁郁寡欢。”由于“母强父弱”,父亲由始至终都只是苟延残喘的影子。父亲的缺席,家庭的变故,造成叙述者“我”无法在一个充满父母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