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文艺理论柏拉图为什么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1.建立理想国,就要培养理想的人格,培养和教育出忠实勇敢的城邦保卫者。诗人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这样写神和英雄等于说什也是坏事的因,为青年做坏事提供了自解的依据,对培养城邦保卫者十分不利。2.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破坏人们心灵的城邦,所以主张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亚里斯多德与柏拉图的摹仿说有何不同?亚里斯多的不仅提出了文艺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和遭遇,而且在“摹仿”一词中见出了一种新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就是文艺摹仿的对象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的对象是一种虚幻的食物外形,因为在他看来,现实食物是“理式”的影子,文化摹仿的对象本身就不真实,因而摹仿这一对象的文艺更没有真实性可言。1.亚里斯多的突破了艺术摹仿自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艺术摹仿理念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以“人”、“现实人生”为摹仿对象,为摹仿说注入现实主义的生命。2.认为艺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不仅反映事物表象,而且能够揭示内在本质和规律3.提出“创造性的摹仿”,艺术比现实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强烈。简述亚里斯多德悲剧理论的基本内容(本质、成因、作用)悲剧的本质:对行动的摹仿完美的悲剧,情节结构不应该是简单直接的,而应该是复杂曲折的,悲剧情节的转变应当是由福到祸,结局是悲惨的。强调发现——逆转——灾难,引起冲突的关键性事件。错误说(主角过失说)悲剧成因:主角过失说,又称错误说,是指悲剧的成因不在劫数命运,而在人物的过失、错误。悲剧主角应该是善良的英雄,由于犯了错误、过失,由好运转为厄运,由顺境转为逆境。悲剧的作用:净化说也称为“卡塔西斯”。净化说的内涵,是指悲剧通过摹仿人物的动作激起人的怜悯、恐惧,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对净化说的不同解释:心理学意义上的净化;道德伦理上的净化心理学意义上净化:使过分的情感(负面)得到释放宣泄以达到心理平衡。道德伦理上的净化:悲剧目的不是宣泄情感而是启发,引导人向善,帮助人们认识生活去张扬善良公正。罗马古典主义《诗艺》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影响及贡献贺拉斯是罗马古典主义的奠基者。《诗艺》建立了具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理论体系,是古希腊进步文艺思想的总结。肯定了文艺的真实性,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肯定文艺的认识、美感教育作用奠定了现实的唯物主义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