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调查实践

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调查实践_第1页
1/15
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调查实践_第2页
2/15
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调查实践_第3页
3/15
1 / 15 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调查实践报告——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剖析一、实践的目的意义“经济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的重点部分,本课程从微观的单企业区位入手,逐步分析了不同区域层次、区域背景下多企业区位(马歇尔产业区或波特产业集群)选择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让我们形成了初步的经济区位理论知识。然而自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区域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和主导产业, 技术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迅速上升, 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地方科技进步程度及其产业化的能力。因此,人们开始关注这类产业区位,相关的区位理论基础、区位影响因素、空间集聚特征等研究也日渐增多。高新产业区的培育与研究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的重要决策,福州市人民政府也不例外, 自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首批高新产业区之一的福州高新区以来,先后开发了洪山、马尾、仓山、台西科技园及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2009 年 7 月成立),规划面积达 17.85平方公里。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作为区域经济空间的增长极或产业链的高端部分到底是如何选择的?它们对区域发展又有哪些影响?知识与技术又是如何流动的?跨国公司(包括大型企业)及地方政府在高新产业区建设伴演怎样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能否用我们课程中所学的相关理论,如区位理论、跨国区位理论、经济空间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竞争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揉性生产理论)等来解释呢?通过实地考察位于大学城的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资料从中得出一些认识,以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本次实践的意义所在。2 / 15 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剖析小组成员讨论选择课题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所需要得到的知识内容实地参观整理分析,撰写报告二、实践的时间、地点2012 年 12 月 28 日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的“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三、小组成员闽江学院地理科学系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3110503212 连碧宗3110503215 林月强3110503217 杨晓东3110503224 田冰(组长)四、实践方法本次实践调查的方法是采用经济地理研究方法中的“企业案例调查与定性分析”。五、实践内容了解老师说明的实践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课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调查实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