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学院毕业论文润滑系统设计11 润滑系统设计11.1 润滑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11.1.1 润滑系统的功能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件表面必然有摩擦,从而使各摩擦表面温度升高,这不仅增加功率损失,使摩擦表面迅速磨损,而且由于摩擦表面产生的大量热可能使零件表面烧蚀,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因此,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对运动件表面加以合理的润滑。润滑系统有以下功能:1)润滑作用:减少机件磨损程度,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2)密封作用:润滑油可以在气缸与活塞。3)冷却作用:润滑油可以带走一部分机件表面因摩擦和混合气燃烧产生的热量。4)清洗作用:润滑油可以带走机件表面因摩擦产生的极细小的金属碎屑,以及可燃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积炭,机油开可以防止零件生锈。11.1.2 润滑系统的设计要求现代内燃机的转速和功率不断提高,热负荷也越来越高,对润滑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引起很大的注意。一个良好的润滑系统,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1)以一定的压力(压力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和一定的油量(油量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供油至摩擦表面。2)能够自动地将机油滤清,清除机油中的机械杂质,经常保持机油的清洁。3)能够自动地冷却机油,不断地散出传给机油的热量,将油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4)润滑系统的部件功率消耗小,机油耗量少。5)工作可靠,油路不会堵塞,不会有漏油现象。起动后能及时供油至摩擦表面。6)修理和维护(调整、加油、检查)方便。11.2 润滑系统型式的选择按照机油输送到摩擦表面的方法可分为油浴式、飞溅式和压力式。按照机油的储存为止可分为干式油底壳式和湿式油底壳式。在一台发动机中润滑方式的选择原则为:对于发动机中滑动速度较高和负荷较重的摩擦表面,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摇臂轴承和轴颈的摩擦表面,一般采用机油泵强制压力供油润滑,以保证得到可靠重庆工学院毕业论文润滑系统设计的润滑和冷却。对于负荷较小,速度较低,润滑条件比较有利的摩擦表面,一般采用飞溅润滑,以简化结构,如气缸和活塞,凸轮轴的凸轮和挺柱、活塞销和连杆小头衬套等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凸轮和挺柱也采用油浴式润滑。发动机的某些附件如水泵、发电机轴承则不用润滑油而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法。本设计中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在该润滑系统中,曲轴的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和变速器主、副轴承都采用压力润滑,其余部位采用飞溅润滑。其优点是大部分机油流回到曲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