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解与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解与应用【摘要】近几年地震频发,建筑抗震让大家有了直接的认识,在汶川、玉树、都江堰地震中,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损失。因此,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混凝土结构设计做一简单总结,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用1、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我们结构设计的核心。根据建筑的功能布置, 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这是概念设计的第一步。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各种结构形式的最大适用高度, 但是我们要灵活运用。 比如在 8 度区,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为40m,而在阿克陶县的某办公综合楼,地上9 层,总建筑高度 36.80m。阿克陶县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该项目的场地类别为Ⅲ类, 按规范的要求是可以选用的框架结构,实际计算我们发现,框架梁、柱截面非常大,底层个别框架柱截面达到1100X1100m,框架梁截面达到 400X1000,严重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最终我们选用了框架 - 剪力墙结构,将框架柱截面控制在700X700,框架梁控制在 350X700。概念设计的第二步, 判断结构的规则性。 结构的规则性包括平面规则性和竖向规则性。平面规则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4.3 中有明确的阐述,而针对第4 款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没有明确要求,可参照上海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 规定:结构平面为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的平面图形,其中,角部重叠面积小于较小一边的25%,细腰形平面中部两侧收进超过平面宽度50%,(如下图所示)为特别不规则。竖向规则性在《高规》 3.5 条中有具体规定,针对主楼带裙房的项目,一定要注意收进部位的高度,如果超过0.2H,需按高位收进考虑,提高相关构件的抗震等级,即使没有超过,也需从概念上对收进部分做加强处理。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概念设计的第三步, 结构的布置。 框架结构一般柱网根据建筑布置,将柱距控制在 6~9m的经济范围内即可, 一般需将外侧框架进行加强,以控制周期比,达到增加抗扭刚度的目的。2、结构计算结构计算是结构设计的重点, 和合理的方案选择后, 计算的是否正确,是结构安全的保证。2.1 荷载的输入荷载应依据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而在实际取值中,有几点是设计人员容易遗漏或者疏忽的: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6.1.2 条中规定: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基本雪压应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