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诠释产品来源国效应浅述 [摘要]自从 1965 年 shooler 开始对来源国效应进行实证讨论之后,来源国效应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简述了产品来源国效应的讨论进展历程,通过对大量实证讨论了归纳与总结,分析探讨了影响来源国效应的几个影响因素。 [关键词]来源国来源国效应产品评价品牌形象 由于国际贸易门槛日益降低,多边贸易与投资,造成了世界各国企业经营日趋全球化,全球市场充斥着来自各国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对来源国效应的讨论对品牌的营销工作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来源国效应的讨论 来源国英语为 countryoforigin,简称 coo,最早指产品生产国,也称制造国(countryofproductionmanufacture),同时也可以通过“madein”来确认。schooler(1965)最早开始来源国效应的讨论,他发现,来自经济发达国家的产品比来自经济较不发达国家的产品受欢迎。以后的讨论也证实,来源国的确对消费者的产品评价产生影响。如美国消费者通常认为,日本、美国、德国的产品质量好于韩国。 来源国效应的早期讨论都比较简单,但 80 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使得讨论转向关注混合来源国。对于这类情况,sadrudin(1996)发现,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假如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制造,则需要强调设计来源国与品牌名称来转移制造来源国所产生的负面效果。chao(1998)进一步控制设计国、装配国和零件来源国这几个变量,检验它们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设计质量的评价。结果发现,装配国和零件国只影响产品质量推断,设计国只影响设计质量推断。 前人的讨论都表明,品牌来源国、产品制造国、产品设计国、零件组装国等都对产品的质量评价及购买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也相互影响。 二、来源国效应的影响因素 来源国效应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经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归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来源国经济进展程度 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产品通常会得到来自消费者的较高的评价。这种因国家经济进展程度不同而影响消费者对某国印象,进而影响对来自某国产品的评价的现象被称为国家偏见现象,它在人们对进展中国家的态度上表现特别明显。schooler 等一些学者的讨论中发现,人们对墨西哥的产品印象就较差。 2.产品熟悉度 产品熟悉度有两种情况,一为主观的产品熟悉度,即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另一种为客观的熟悉度,即消费者基于过去的使用经验产生的产品信息。Han(1989)认为当消费者对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