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近一个童年

走近一个童年_第1页
1/4
走近一个童年_第2页
2/4
走近一个童年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走近一个童年走近一个童年 在儿童文学领域,不与小说、童话相比,即便跟诗歌站在一起,散文似乎也显弱势。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精心选择了 20 世纪初叶至今百余年间的120 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其中,体裁标注为“散文集”的仅 8 部: 丰子恺《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冰心《寄小读者》; 郭风《孙悟空在我们村里》; 苏叔阳《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吴然《天使的花房》; 桂文亚《班长下台》; 谢武彰《赤脚走过田野》; 孙卫卫《小小孩的春天》。 孙卫卫是 8 人中最为年轻的,代表了儿童散文创作的新生力量。20XX 年,《小小孩的春天》获得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引起了广阔读者的关注。 《小小孩的春天》共收文章 30 篇。第一篇《小时候的喜爱》似乎是作家的宣言,同时也表征着本书的一个特点:这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具有真实的亲历性。这恰是作者孙卫卫散文创作的题材特点。在儿童散文领域,有的直接描写儿童的生活,如任大霖的《我的朋友容容》;有的描写花木虫鱼等自然万物,如金波的《昆虫印象》;有的描绘旅途见闻,如桂文亚的《漂亮眼睛看世界》;有的透过事情述说一个哲理,如程玮的《风中私语》。孙卫卫不同,他的作品多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孙卫卫是 20 世纪 70 年代生人,其所记述距今并不遥远。中年读者读之,常有“代入”的感觉。小读者读之,则是对父辈童年生活的一种了解和理解。这类作品尤其适于家庭共读,能激活两代人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生发真正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义的对话。 作品展示了一个西部乡村孩子的童年生活。物质的匮乏,求学的渴望,淳朴的民风,浓郁的民俗,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这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是“我”的形象。 不同于小说,散文并不负责塑造人物形象,孙卫卫的这组作品却例外。30篇文章都是“我”的真实生活的回忆,一篇文章就是一段生活的切面,30 篇组合在一起,就是切面的拼缀,给予读者连绵不断的镜头回放感。所有的切面都通过“我”的视角看到,反映着“我”的生活境遇和内心起伏,将其拼缀起来,“我”的形象便在读者心中渐渐立体了。这种感觉颇似阅读毕飞宇先生的散文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譬如,书中有一组描写“我”童年学习生活的文章:《喜爱书》《第一次投稿》《语文课》《我怕数学》等。一张报纸一期杂志,“我”都会仔细地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走近一个童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